到2015年,在中国每年出生的1500-1800万活产婴儿中,有近100万名婴儿的母亲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
[匿名] 就是这样一名产妇。她住在北京,在她首次怀孕期间,她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感染者。
最初,她为自己是乙肝感染者而感到羞耻,也为家人没有感染肝炎病毒而感到欣慰。面对网上流传的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她感到无所适从。
“作为一个母亲,我不禁为我未出生的孩子感到难过。事实上,我最开始甚至都不想要这个孩子。如果我的孩子不得不在我曾经历过的同样的歧视中长大怎么办?”
[匿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2个孩子的母亲,北京]
婴儿免疫接种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为预防母婴传播,2015年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均超过95%。
然而,2014年的一项大规模全国调查发现,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0.32%,意味着每年仍有50,000 – 60,000名婴儿新感染乙肝。这对于每个新出生队列都是一个巨大负担。
国家预防母婴传播综合规划(iPMTCT)中包含了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措施,但当时的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基本服务并不包括有乙肝病毒暴露婴儿的随访。这就意味着,尽管大力推广了免疫规划并使用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却没有方法能够了解这些有风险婴儿是否完成了3剂次疫苗接种和得到了保护。
采取行动
“这是我首次怀孕,就听到这样毁灭性的消息。我感到羞耻和孤独。我不断地问自己,病毒为什么选中了我?”
[匿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2个孩子的母亲,北京]
2015年,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开始与国家规划及各利益相关方就推动消除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议程、实现零新发感染展开讨论。讨论主要以代表处同年早些时候开展的现况分析结果为基础。据此,驻华代表处倡导制定相应的国家策略,从而:
-
对当前的国家预防乙肝策略和预防母婴传播策略进行评价,以确定这些策略对高风险婴儿是否有效(通过对完成免疫接种程序的婴儿在7-9月龄时进行接种后血清学检测(PVST)实现)。
-
加强iPMTCT规划服务包。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双重消除母婴传播,现在的目标是过渡到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三重消除。其内容包括采取更多的干预措施,如抗病毒药治疗、孕产妇病毒载量检测以及PVST。
-
积累有关预防乙肝和妊娠期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证据。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召开了有政府对口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参加的会议和技术研讨会,向联合国儿基会提供了技
术支持以便为省级示范项目动员资金,向公私合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持为高风险感染乙肝病毒的高风险孕产妇提供抗病毒药物。
效果
“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试一下。我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了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我成功了。从最初因为怕传染孩子不敢用勺子喂他,到带他去医院定期检查和查血。这无疑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值得。我的大孩子刚满一岁半,很快就会有老二。两个孩子都很健康。医生说,我儿子的抗体水平很棒!我要告诉所有感染了肝炎的母亲:你不是自己在抗争,我们共同面对一切。”
[匿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2个孩子的母亲,北京]
2017年初,中国政府承诺要实现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三重消除的目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三重消除示范项目9月份在多个省份启动;该项目由联合国儿基会支持,并获得世卫组织的技术支持。
由世卫组织资助、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PVST项目正在开展中,2017年11月将取得初步成果。现场取得的初步经验引发了有关加强预防乙肝策略和扩大本领域研究的讨论。公私合作的“SHIELD乙肝病毒零传播”项目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100多家医院,计划2017年底开展评价工作。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推动性工作有助于向母婴传播的三重消除过渡。进行中的规划项目所产生的现场证据,正在改变着实施策略,将进一步减少有风险婴儿乙肝病毒的新发感染。
展望未来,西太区已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三重消除纳入了2017年10月的区域委员会会议议程。在中国,世卫组织各级机构将与iPMTCT规划和中国国家免疫规划及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对2017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消除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国家层面的咨询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