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发新闻

Disease outbreak news - 法属圭亚那

2020年10月13日

形势概述

法属圭亚那大区卫生署于2020年9月30日报告称,在法属圭亚那首次发现奥罗普切病毒。

疫情描述

法属圭亚那大区卫生署于2020年9月30日报告称,在法属圭亚那首次发现奥罗普切病毒。2020年9月22日,卡宴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虫媒病毒参比实验室成员)向法国《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通报,该区萨乌尔村发生7例经实验室确认的奥罗普切病毒感染病例。这些病例是在对该村登革热样疾病异常上升进行临床调查后确定的。自8月11日至9月25日,在萨乌尔村发现37例奥罗普切病毒病临床符合病例。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9例病例中有7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呈奥罗普切病毒阳性。

在37例临床符合病例中,大多数为男性(60%),中位年龄为36岁(范围3-82岁)。最具代表性的年龄范围是15至54岁(19例),其次是0至14岁(10例)。发病高峰出现在9月中旬,但疫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萨乌尔村地处偏远,被亚马逊雨林所环绕。该村只能通过萨乌尔机场到达,从卡宴出发大约需要飞行45分钟。

萨乌尔是一个徒步旅行胜地,官方人口为150人。然而,由于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进出萨乌尔的航班大幅减少,8月至9月期间住在萨乌尔的人口估计在50至80人之间。因此,鉴于已有37例临床符合病例,该村奥罗普切病毒病的发病率可能高达70%。到目前为止,萨乌尔尚没有COVID-19病例报告。

公共卫生应对

正在计划或落实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

  • 计划在2020年10月3日结束的流行病学周派出昆虫学调查团;
  • 要求法属圭亚那巴斯德研究所提供昆虫学专业知识;
  • 以当地居民、游客和途经萨乌尔的其他游客为目标传播防病信息;
  • 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讨论尚未受疫情影响地区的虫媒病毒的昆虫学和病毒学监测及传播媒介研究战略的执行情况。

世卫组织的风险评估

这是首次在法属圭亚那发现奥罗普切病毒。因此人群高度易感。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奥罗普切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在美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有奥罗普切病毒感染病例报告,因此该地区存在传播媒介帕拉库蠓,以及也可能是疾病媒介的致倦库蚊。然而,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媒介在法属圭亚那的存在程度。鉴于美洲区域其他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状况,也可能在其他国家发现病例。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办事处和泛美卫生组织继续根据现有最新信息监测流行病学状况。

就目前的COVID-19大流行而言,由于COVID-19给卫生系统和卫生保健工作者带来的相关负担,以及由于要求保持身体距离或社区不情愿而导致的需求减少,卫生保健服务有中断风险。

鉴于目前的COVID-19大流行,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当地实验室和国家参比实验室处理虫媒病毒样本的能力,原因是处理COVID-19样本的需求量过大,况且仍缺乏商业诊断试剂盒。截至10月12日,法属圭亚那报告了10 144例COVID-19病例和69例死亡。

世卫组织的建议

鉴于奥罗普切热的临床表现,该病应被列入美洲区域其它常见虫媒病毒病(如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黄热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之列。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前往法属圭亚那的9个月龄以上国际旅行者至少在旅行前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法属圭亚那要求一(1)岁以上的旅行者持有黄热病疫苗接种证书。

蠓媒孳生地和人们的住所距离接近是导致奥罗普切病毒感染的一大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基于采取针对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或消灭措施以及个人保护措施。病媒控制措施有赖于通过消除滋生地来减少蠓的数量,包括良好的农业做法。该目标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减少自然或人为造成的有利于蠓幼虫生长的积水环境,减少面临风险社区周边的成年蠓种群数量。个人防护措施有赖于使用机械屏障(蚊帐)、驱虫剂、驱虫衣物和防蚊剂来防止蚊虫叮咬。已证明化学杀虫剂如溴氰菊酯和N, N-二乙基-3-甲基苯甲酰胺(避蚊胺)可有效控制库蠓和库蚊。

奥罗普切热由奥罗普切病毒引起。奥罗普切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周布尼亚病毒科之列,已发现该病毒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传播。人们怀疑病毒循环包括流行周期和森林周期。在森林周期中,尽管还没有确定明确的节肢动物媒介,但灵长类动物、树懒,或许还有鸟类属于脊椎动物的宿主。在流行周期中,人类是扩增宿主,奥罗普切病毒主要通过帕拉库蠓叮咬传播。没有记录表明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奥罗普切热引起的症状类似登革热,潜伏期为4-8天(范围:3-12天)。症状包括突发高烧、头痛、肌痛、皮疹、关节痛和呕吐。疾病通常持续3-6天。高达60%的病例会出现短暂性症状复发。无菌性脑膜炎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美洲,巴西、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农村和城市社区曾有过奥罗普切疫情报告。现在又在法属圭亚那出现。

更多信息

  • Romero-Alvarez D, Escobar LE. Oropouche fever, an emergent disease from the Americas. Microbes Infect. 2018;20(3):135-146.
  • Sakkas H, Bozidis P, Franks A, Papadopoulou C. Oropouche Fever: A Review. Viruses. 2018;10(4):175. Published 2018 Apr 4. doi:10.3390/v10040175. Available a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23469/
  • Travassos da Rosa JF, de Souza WM, Pinheiro FP, et al. Oropouche virus: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a neglected orthobunyavirus. Am J Trop Med Hyg. 2017;96(5):1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