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疟疾可防可治。共有五种寄生虫会导致人类疟疾,其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危害最大。
2023年,全世界有将近半数人口面临疟疾风险。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全球疟疾负担中所占比例畸高,但世卫组织东南亚和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和美洲区域也有大量病例报告。
2023年估计有2.63亿例疟疾病例,疟疾死亡人数估计为597000人。2023年,非洲区域的疟疾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占94%和95%。
五岁以下儿童最有可能罹患疟疾严重并发症;2023年,他们占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所有疟疾死亡人数的近76%。
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对于无免疫力的个体,疾病症状通常在被感染性蚊子叮咬后10-15天出现。最初的症状(发热、头痛和寒战)可能较轻,难以发现是疟疾。如果不能在24小时内得到治疗,恶性疟原虫疟疾可以发展为严重疾病,并导致死亡。
患有严重疟疾的儿童经常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严重贫血、与代谢性酸中毒相关的呼吸窘迫或脑型疟。在成人中,多器官衰竭也很常见。在疟疾流行地区,人们可能会产生部分免疫力,从而导致无症状感染。
一些人感染疟疾和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得多。这些人群包括婴儿、五岁以下儿童、孕妇、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以及没有免疫力的移民、流动人口和旅行者。国家疟疾控制规划需要考虑到疟疾感染风险较高人群的具体情况,采取特别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疟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疾病,防止死亡,也有助于减少传播。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治疗方法,是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抗疟药也可用于疟疾预防。
旅行者可采取化学预防措施来预防疟疾,这种药物抑制疟疾的血液感染期,从而预防疟疾疾病。在前往疟疾流行国家或区域之前,人们应向本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或提供旅行建议的其他机构咨询,以了解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关信息另见世卫组织《国际旅行与健康》
世卫组织建议通过有效的疟疾病媒控制措施来保护所有面临疟疾风险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