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

2024年12月4日

重要事实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慢性终身感染。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性接触、共用针头和不安全输血传播。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使人更容易感染的全身免疫抑制、葡萄膜炎、皮炎、肺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脊髓病(也称为热带痉挛性下肢轻瘫)。
  • 目前对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者数量的估计是,2012年总数从500万到1000万不等。
  • 受影响的妇女多于男性,但其原因尚不清楚。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放在检测和预防上。

概述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与艾滋病毒类似,可引起人类慢性终身感染。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性接触、共用针头和不安全输血传播。它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抑制)、眼睛炎症(葡萄膜炎)、皮肤炎症(皮炎)以及肺炎。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可能导致某些人患癌症(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脊髓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脊髓病)和痉挛性轻截瘫。

传播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性接触、共用针头和不安全输血传播。母婴传播主要通过母乳喂养发生,传播率约为20-30%。如母乳喂养时间较短,则传播率较低。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的影响,原因尚不清楚。这可能反映了男性向女性传播的效率较高,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生物因素。已在宫颈分泌物和精液中检测到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但精液中可能淋巴细胞计数较高,从而增强传播。

输注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者的细胞血液制品具有很高传播风险,实体器官移植也是如此。输注无细胞血浆则传播风险很低或没有传播风险。此外,静脉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头也是一种重要传播方式。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可以通过共用针头传播,构成传播感染的重大风险。共用针头为常见传播途径,特别是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为降低传播风险,避免共用针头和实践安全注射做法至关重要。

诊断

由于感染病毒和出现可检测抗体之间的时间长度,诊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可能具有挑战性。诊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通常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液样品中的病毒抗体。没有哪种检测方法足以提供明确的诊断,需要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第二种可以检测不同的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蛋白的抗体(例如,蛋白质印迹法和线性免疫测定)或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链反应法)。这种联合方法对于确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很重要。NAT检测或定量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很少在病毒携带者的血浆中发现无细胞病毒。因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的核糖核酸检测不用于诊断。

症状和并发症

大多数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感染者不会出现症状;大约5-10%感染者会出现公认的相关临床病症。早期临床表现可为葡萄膜炎、皮炎和肺炎。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可导致一种称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的血癌。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高钙血症,累及皮肤、肺、骨骼等器官。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还可引起神经系统的进行性疾病,称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相关性脊髓病或热带痉挛性下肢轻瘫。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在于下肢的进行性痉挛性无力、下背痛以及肠和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包括下肢肌无力、反射亢进和阵挛,以及足底伸肌反应和痉挛性步态。完全痉挛性下肢轻瘫感染者发生ATL的终生风险估计为5%,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相关性脊髓病或完全痉挛性下肢轻瘫为2%。

预防

可以预防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传播的公共卫生策略和干预措施包括:

  • 用配方奶喂养而不是母乳喂养,以防止感染妇女的母婴传播;
  • 在某些情况下考虑母乳冻融法和白细胞减少法;
  • 使用避孕套将减少性传播风险;
  • 针头交换项目;以及
  • 对献血者进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筛查。

重要的是提高公众意识,以支持这些干预措施,并确保在高流行率环境中提供诊断能力,以筛查和诊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者。

目前还没有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疫苗。但是,人们认为,开发疫苗是可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候选疫苗进入具有疗效终点的临床试验。

治疗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感染目前没有治疗方法。治疗的重点是管理相关健康问题,包括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药物和化疗。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与会员国和伙伴合作,努力制定关于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监测方法的指南,包括确定流行率的方法和监测干预措施的方法。这包括快速评估方法和疾病负担估计。对于资源匮乏的环境,还需要提供具体的指导,说明适合环境和目的的病毒检测方法和战略。

进一步检测和分析将确定是否存在特定水平的前病毒负荷,低于该水平的传播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并获得有助于确定母婴传播风险和预防策略有效性的具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