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聋的10个事实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他们往往无法获得适当的耳部和听力保健服务。此外,还有数亿人因娱乐和工业噪声引起的噪声性听力损失而面临听力损害的风险。
没有适当的干预措施,听力损失对受影响者的生活构成重大挑战。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可以预防许多导致听力损失的原因。通过康复、教育和赋权等方式可使听力损失者充分发挥其潜力。
提高认识并扩大提供初级保健服务可帮助减少听力损失的患病率和不良影响。
全球有15亿人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约4.3亿人需要针对听力损失的康复服务。
慢性耳部感染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儿童听力损失30%以上是由麻疹、腮腺炎、风疹、脑膜炎和耳部感染等疾病所引起。据估计,全球有多达3.3亿人患有慢性耳部感染或慢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治疗,慢性耳部感染会导致听力损失,并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和死亡。慢性耳部感染是可预防的,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有效管理。
约60%的儿童听力损失源于耳部感染和出生并发症等可以通过公共卫生措施预防的原因。
预防听力损失的策略包括:
- 加强孕产妇和儿童卫生保健规划,包括免疫规划;
- 实施婴儿和基于学校的听力筛查;
- 对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听力保健培训;
- 使听力设备和沟通方面的治疗便捷可得;
- 监管和监测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和环境噪音;
- 提高认识,促进听力保健,减少耻辱感。
3400万名儿童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
据估计,每1000个婴儿中多达5个在出生时即有听力损失或在出生后不久患上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可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成绩产生重大影响。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后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帮助确保耳聋和听力损失儿童在社会上享有平等的机会。
65岁以上人群中近三分之一受到残疾性听力损失影响
听力损失得不到治疗,会导致人们遭受排斥,不能进行最基本的交流,从而促发孤独感、挫折感和社会隔离感。老年人的听力损失与早期认知衰退和痴呆症有关。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包括助听器等各种手段得到有效管理。
听力丧失可能由遗传、出生时的并发症、某些传染病、慢性耳部感染、暴露于大的声响、使用某些药物和衰老引起。
在很多地方,职业噪音,如机械和爆炸的巨大声音,已经成为赔偿最多的职业危害。这可通过提高对其造成的危险性的认识和使用听力保护装置来加以预防。一些常用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和某些抗疟药)也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因使用某些药物对听力的损害,可通过提高卫生保健提供者对用药风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药物来加以预防。
噪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可避免原因
超过10亿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这包括音乐会、体育赛事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经常长时间暴露在巨大声音中会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的严重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意识、立法和遵循保护听力安全的做法来加以避免。
手语和字幕服务有助于与耳聋者和耳背者进行沟通
耳聋者通常使用手语作为沟通手段。应鼓励家庭成员、医疗专业人员、教师和雇主学习手语,以方便与耳聋者沟通。在教室和公共场所使用环路系统,以及在视听媒体上提供字幕,是促进听力损失人群无障碍交流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