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第一份全球指南,以预防医疗操作过程中因在小血管中放置导管所引发的血流和其他感染。
置入、维护和移除这些导管时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将细菌直接引入血液,从而导致脓毒症等严重疾病,以及大脑和肾脏等主要器官的难以治疗并发症。此外,在导管的置入部位还可能发生软组织感染。
高达70%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某个时刻需要使用置入外周静脉或动脉的导管,也称为外周置入导管。通过导管接受治疗的患者通常特别容易受到感染,因为他们可能病情严重或免疫力低下。据世卫组织估计,2000-2018年期间,遭受卫生保健相关脓毒症感染的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24.4%,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增至52.3%。
许多血流感染是由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据估计,2019年期间,细菌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直接导致了至少127万例死亡,并是另外495万例死亡的导因之一。
世卫组织全民健康覆盖/生命全程部门助理总干事Bruce Aylward博士说:“与卫生保健服务相关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悲剧。这种感染是对卫生保健质量和安全的严重威胁。实施清洁护理和感染防控建议至关重要,可以挽救生命并减轻世界各地人民遭受的大量可避免的痛苦。”
制定和实施预防此类感染传播的指导文件一直是世卫组织的一个首要重点。新指南包含14项良好做法说明和23项建议,涉及对卫生工作者至关重要的领域,包括:
- 卫生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
- 无菌技术和手卫生习惯
- 导管的放置、维护、进入、移除,以及
- 导管的选择
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各国合作,制定和实施最佳做法,以减少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并确保所有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