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rizio de Angelis/Science photo library
Monkeypox virus, illustration. Monkeypox virus particles are composed of a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genome surrounded by a protein coat and lipid envelope.
© Credits

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的报告

2023年2月15日
声明

世卫组织总干事转递了在2023年2月9日星期四12:00-17:00(欧洲中部夏令时)举行的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

在与全球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磋商后,世卫组织建议使用新的首选术语“mpox”作为英语中“monkeypox”的同义词。这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而在此之后将逐步淘汰“monkeypox”一词。本报告使用的是“mpox”一词(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此处)。

突发事件委员会确认,自上次会议以来全球在应对多国猴痘疫情方面取得了进展,报告的病例数量进一步下降。委员会注意到,少数国家持续出现病例;委员会还认为其它区域很可能存在漏检和少报确诊病例的情况。因此,委员会考虑采用多种备选方案保持对疫情控制的关注和资源,并建议仍将其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此同时,还开始考虑将猴痘疫情预防、防范和应对纳入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包括关于艾滋病毒和其它性传播感染的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的计划。

世卫组织总干事感谢委员会主席、成员和顾问提出建议,并同意这一建议,即鉴于以下会议记录中详细说明的原因,这一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干事还印发了经过修订的针对本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时建议,这些建议载于本文件结尾处。

《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记录

关于多国猴痘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了第四次会议,主席和副主席亲自到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会场参会。委员会15位成员中的13位和9位顾问中的4位参加了会议。

世卫组织总干事在开幕词中对委员会表示欢迎,并指出全球病例持续下降,其中大多数报告病例来自美洲区域。总干事还指出,需要继续努力进行监测、预防和护理;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使所有有需求者都能平等获得诊断工具、疫苗和治疗;继续消除污名化和歧视现象,确保尊重人权。总干事注意到持续的人际传播可能会导致再次出现病例,但他得出结论,认为从更长期来看,应将应对猴痘的规划和服务纳入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包括关于艾滋病毒和其它性传播感染的国家监测和控制规划。

法律顾问办公室的代表向委员会成员和顾问们简要介绍了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责,并明确了《国际卫生条例》相关条款规定的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任务。世卫组织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操守司的道德操守官提醒成员和顾问们有责任对会议讨论和委员会的工作保密,而且每个人都有责任及时向世卫组织披露任何可能引起预计或直接利益冲突的个人、专业、财务、学术或商业利益。

随后会议交由突发事件委员会主席Jean-Marie Okwo-Bele博士主持,他介绍了会议的目标,即:会议就多国猴痘疫情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意见,如果是,则审查拟向缔约国提出的临时建议。

情况介绍

巴西代表向委员会介绍了巴西目前的流行病学情况和应对措施。

秘书处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当前应对措施的最新情况,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和美洲区域提供了更多区域最新情况。

秘书处通报指出,根据评估结果,目前全球多国猴痘疫情风险被评估为全球和世卫组织四个区域仍为中风险,东南亚区域从中风险降至低风险,西太平洋区域仍为低风险。更多细节详见《第15次外部形势报告》。所有数据和每周更新的病例数可在此链接查阅: 2022年猴痘疫情:全球趋势

秘书处还向委员会通报,2022年7月启动并旨在帮助指导协调公共卫生行动以阻止疫情的《猴痘战略防范、准备和应对计划》以及呼吁将于2023年6月结束,与此同时,正在通过世卫组织2023年卫生应急募捐寻求获得更多资源。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报告称,截至2月3日,43个国家和领地在过去三个月内未发现任何新病例。18个国家和领地近期继续报告当地存在人际传播,但病例数量已大幅减少。今后的疫情风险与持续输入、即将举行的大规模集会、可能减少的疫苗接种和监测、有限的检测机会和行为变化有关。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区域正在制定一项五年计划,旨在通过与受影响社区接触并将干预措施纳入性健康规划,实现和保持在所有会员国消除猴痘的目标,该计划将于2023年秋季由区域委员会讨论。

美洲区域报告称,过去六周内病例数量保持稳定,每周有200-250例病例,其中女性病例占4%。此外,尽管疫苗供应有限,但有七个国家已经开始接种疫苗。正在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毒防范网络进行风险通报和社区接触干预。

在情况介绍结束后,委员会成员和顾问与秘书处和介绍国进入了问答环节。

会议审议情况

委员会再次召开非公开会议,审议与该事件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问题,如果是,则将审议世卫组织秘书处根据《国际卫生条例》有关规定起草的拟议临时建议。秘书处介绍了《国际卫生条例》中有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定以及发布《临时建议》的法律规定。

委员会确认,在减少病例数量和阻止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在某些区域,如中美洲区域,疫情仍在传播;关于疫苗在个人和人群层面的有效性以及感染或疫苗接种诱发的免疫持续时间的证据不足;一些国家可能转向关注获得预防措施和治疗机会最少的最边缘人群;从长远来看,行为变化可能不会持续;对疫情的监测减少并且存在向世卫组织漏报病例的情况,特别是在该病流行国家。

积极的一面是,委员会注意到,全球风险被评估为中等,有两个区域为低风险;尽管美洲区域报告了少数女性病例,但人口统计学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直接接触和性接触;在疫苗接种规划升级之前,一些国家的传播就有所下降,这得益于社区接触活动、风险最高人群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以及对传播动态日益增加的了解。此外,某些区域已经开始制定突发事件后计划,并开始着手将应对措施纳入性传播疾病规划。

然而,委员会对某些区域可能再次出现病例的情况表示关切,这是因为感染可能存在季节性差异,特别是在未来几个月各项活动和其它大规模集会恢复的情况下;缺少疫苗和检测能力;非洲区域反复出现的人畜共患传播;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得到所需支助或具有应对猴痘的结构或制度,包括对边缘化群体的支助不足;由于存在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和突发事件,支助机构普遍感到疲软。

委员会认可某个世卫组织区域提出的制定消除猴痘五年战略的建议,并强调所有国家都需要迅速制定并继续实施现有的短期猴痘应对措施,以及开始制定旨在长期消除人际传播或予以控制国家和区域计划,并在适当和可行的情况下将其逐步纳入艾滋病毒和其它性传播疾病规划。

最后,委员会注意到猴痘仍在一些国家传播,在优化控制疫情所需知识方面仍存在巨大的研究空白,因此,委员会建议继续将猴痘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就秘书处编制的临时建议草案提出建议,但有一项谅解,即未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后,如有需要,世卫组织总干事可以继续发布此类临时建议。

世卫组织总干事就多国猴痘疫情发布的临时建议

这些临时建议继续为2022-2023年猴痘防范、准备和应对战略计划的目标和各项目的提供支持,以期阻止正在暴发的猴痘疫情,阻断人际传播,保护弱势群体,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的人畜共患传播。

在控制正在暴发的多国猴痘疫情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全球病例有所减少。虽然先前发布的临时建议仍然有效,但本文件强调了对继续存在挑战的领域和由于经验教训而新出现的工作领域提出建议。

根据各国的流行病学情况、传播模式、应对猴痘的能力,这些临时建议可适用于各缔约国;其中提到,实际上,任何缔约国都可能经历猴痘的输入病例或本土传播,一些缔约国可能还会同时经历人畜共患传播。

因此,各缔约国应制定一项战略,在中长期内保持监测和应对能力,而有能力支持扩大获得医疗对策机会的缔约国应通过技术转让等继续努力。由于一些国家的病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遭受种族主义及其它污名化和歧视的社区/个人中,制定通过风险通报、预防和治疗覆盖这些群体的战略至关重要。在实施这些临时建议时,缔约国应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原则,确保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权和基本自由。

世卫组织建议各缔约国根据世卫组织相关指导文件,为控制猴痘疫情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并保持警惕和应对能力,以及与当地社区和主要利益攸关方接触。

缔约国应加强在以下关键领域的行动:

  1. 制定和实施包括监测和评价在内的行动计划,为在目前受疫情影响的国家阻止猴痘人际传播或在已知出现人畜共患传播的国家控制猴痘而设定明确的目标。在这方面,缔约国应考虑制定适用于亲密性接触不一定是主要传播方式这种情况的监测和控制计划。
  2. 维持基于实验室的流行病学监测,包括报告世卫组织病例报告表定义的最小变量数据集。缔约国应继续通过《国际卫生条例》联络点及时与世卫组织共享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报告。各国应在可行的情况下努力消除猴痘(即阻止本土或社区传播,采取措施及时发现和遏制输入性疫情),并维持基于指标和事件的高质量监测以巩固所有这些工作。
  3. 将猴痘监测、检测、预防、护理和研究纳入艾滋病毒和性传播感染的创新性预防和控制规划与服务,目的是了解复发的风险、及早发现疫情、减少卫生服务障碍、通报风险、加强对未诊断艾滋病毒感染的检测、加强早期持续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推进艾滋病毒-猴痘合并感染的临床护理、解决高危人群遭受的恐惧、污名化和歧视问题。
  4. 通过分配机制和技术转让等方式,继续加强对诊断工具、疫苗和治疗方法的获取,加强对区域生产的补贴,从而在少数族裔地区和全球南方等人们可能遭遇护理障碍的地区推进卫生公平。
  5. 加强和支持资源有限但猴痘疫情频发的地区的能力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同一健康”和动物卫生的能力建设,以更好地了解所有传播方式及其特征,以及应对任何地方发生的疫情。
  6. 实施战略性和协调性研究议程,确保不断产生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更好地了解猴痘临床病毒学、传播方式、感染人群的社会决定因素和临床病症,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者中,以及制定对策,包括有效的行为变化、快速诊断和研发下一代治疗制剂和疫苗。

以下是对2022年11月1日发布的建议的扩展或修改。根据2022年11月28日的 世卫组织公告,本文件中提到的猴痘已由“monkeypox”更换为“mpox”。所引用的世卫组织文件是截至2023年2月7日的最新文件。

准备工作(1)这些建议旨在确保为猴痘疫情的暴发做好准备,适用于所有缔约国

增加的建议1.a.0. 制定一项战略以加强关键领域的准备工作和应对能力,包括:1)根据国情,制定短期消除或控制猴痘的计划;2)确保猴痘是国家的法定报告疾病,酌情加强对流行病的监测,以支持消除或控制猴痘的工作;3)加强和利用艾滋病毒和性传播感染创新性规划和服务,将其与猴痘监测、检测、预防、护理和研究结合起来;4)继续提高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获得诊断工具、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机会,以推进全球卫生公平;5)通过“同一健康”方针继续加强资源匮乏地区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人畜共患传播;6)推动、激励、资助和支持研究议程,以弥补关键知识缺口,确保能不断产生证据。

修订后的建议1.a. 制定一项涉及多部门和“同一健康”方针的猴痘消除或控制计划,维持协调机制加强各方面准备工作,以阻止人际传播和应对猴痘,并进行事后行动审查,确定和借鉴疫情期间的经验教训,以消除残余风险、减少未来猴痘暴发带来的威胁,以及加强应对疫情的准备工作。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strategic-preparedness--readiness--and-response-plan-(sprp)

扩展后的建议1.b. 继续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避免任何可能受猴痘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遭受污名化和歧视,目标是防止猴痘病毒进一步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传播。这些干预措施的重点应是:鼓励自愿的自行报告和就医行为;支持获得疫苗和治疗方法;促进及时获得优质临床医护;保护所有社区中高危人群和受影响者及其接触者的人权、隐私和尊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RCCE-2022.1

扩展后的建议1.c. 注意到分支II猴痘病毒是一种性传播感染,作为现有国家监测系统的一部分,继续建立并加强流行病监测,包括获得与猴痘症状相符的疾病的可靠、负担得起和准确的诊断检测。出于疾病监测目的,应采用猴痘的疑似、可能和确诊病例的病例定义以及猴痘相关死亡的病例定义。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laboratory-2022.1

扩展后的建议1.d. 提高卫生工作者(包括初级保健领域、泌尿生殖和性健康诊所、紧急护理/急诊科、牙科诊所、皮肤科、儿科、艾滋病服务领域、传染病领域、孕产服务领域、妇产科以及其它急症护理机构的卫生工作者)的认识和进行培训,从而加强及早发现病例的能力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扩展后的建议1.e. 继续提高目前受影响群体(例如,主要是但不限于,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或有多个性伴侣者等一些群体)以及可能面临风险的其他人群(例如,性工作者、跨性别者)对猴痘病毒的传播、相关预防和保护措施以及猴痘症状和体征的认识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RCCE-2022.1

修订后的建议1.f. 继续与主要社区团体、性健康和民间社会网络(包括艾滋病毒感染者)接触,听取和了解这些群体对猴痘的看法和关切进一步提供关于猴痘的可靠、真实的信息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RCCE-2022.1

修订后的建议1.g. 继续将风险通报和社区支持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生亲密接触的环境和场所(例如,男男性行为者的聚会、专用于性活动的场所等),以及便于向受影响社区传递针对性信息的渠道(例如针对男男性行为者的线下约会应用程序)。这包括与社区主导的组织、大小型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性活动场所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作并为其提供支持,以促进采取个人保护措施和降低风险的行为。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Gatherings-2022.1

修订后的建议1.h. 一旦发现猴痘新发病例或死亡病例,应立即向世卫组织报告。正在遭受疫情的国家应使用世卫组织病例报告表所载的最小数据集,通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建立的渠道每周向世卫组织报告可能和确诊的猴痘病例以及与猴痘相关的死亡病例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minimum-dataset-case-reporting-form-(crf)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https://www.who.int/zh/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_CRF-2022.3

扩展后的建议1.i. 继续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在首次或再次发现一个或多个疑似、可能或确诊的猴痘病例时,适用或继续适用在下文疫情应对(2)中列举的一系列临时建议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strategic-preparedness--readiness--and-response-plan-(sprp)

疫情应(2)出现一例或多例猴痘病例的所有缔约国,无论最初来源是哪里,也不管是否出现人际传播,包括在高暴露风险的关键人群社区中

2.a. 实施协调应对措施

扩展后的建议2.a.i. 继续开展应对行动,目标是阻止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重点关注面临高暴露风险的群体,这些群体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可包括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这些行动可包括:有针对性的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病例发现、有支持措施的病例隔离和治疗、接触者追踪以及针对猴痘高危人群的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strategic-preparedness--readiness--and-response-plan-(sprp)

扩展后的建2.a.ii. 继续支持增强受影响群体的权能,使其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牵头制定并积极促进和监测用以应对其所面临健康风险的措施。尽可能扩大技术、财政和人力资源,并对受影响群体的行动保持相互问责。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strategic-preparedness--readiness--and-response-plan-(sprp)

扩展后的建议2.a.iii. 继续实施应对措施,目标是保护可能面临猴痘重症风险增加的弱势群体(免疫受抑制者、儿童、孕妇等)。这些行动可包括:有针对性的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病例发现、有支持措施的病例隔离、接触者追踪和治疗。此外,还可包括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这需要在共同临床决策中仔细考虑有关人员的风险和益处。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onkeypox-strategic-preparedness--readiness--and-response-plan-(sprp)

2.b. 参与和保护社区

修订后的建议2.b.i. 继续在受影响社区提高人们对猴痘症状和传播方式的认识,特别是在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中(因情况而异),以及采取行动减少风险。促进采取和适当使用预防措施,包括支持有暴露风险的人公平获得初级预防性疫苗接种,并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指南采取其它知情风险缓解措施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Gatherings-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b.ii. 继续与主管部门以及各种大小集会包括那些可能有利于发生亲密行为的集会或可能提供性活动场所集会的组织者合作鼓励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行为,鼓励组织者在决定是否举办此类活动时采用世卫组织推荐的基于风险的方法进行决策。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以供个人了解风险以便作出是否采取预防措施的选择,包括了解疫苗和减少性伴侣数量的作用,以及用于感染预防和控制(包括更安全的性行为、定期清洁活动场地和场所)。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Gatherings-2022.1

修订后的建议2.b.iii. 继续针对新出现的看法和关切以及可能阻碍应对行动的错误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干预措施,包括系统性社会倾听(例如,通过数字平台)措施。与社区共同编制交流材料,以便更好地了解不断变化的询证信息。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RCCE-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b.iv. 继续与受影响社区的代表、非政府组织、民选官员和民间社会以及行为科学家合作,就避免在实施适当干预措施时使任何个人或人群遭受污名化的方法和战略提出建议,以便就医行为、检测和获得并采取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是及时的,防止猴痘病毒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传播。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RCCE-2022.1

2.c. 监测和公共卫生措施

修订后的建议2.c.i. 作为现有国家监测计划的一部分,加强对与猴痘症状相符的疾病的监测,包括获得可靠、可负担和准确的诊断检测。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扩展后的建议2.c.ii. 每周通过《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的渠道,向世卫组织报告可能和确诊的猴痘病例,以及与猴痘有关的死亡病例。如果猴痘管理已经被纳入艾滋病毒或其它性传播规划,则只需每个月向世卫组织报告一次,包括使用世卫组织病例报告表所载的最小数据集。Mpox (monkeypox) Case investigation form (CIF) and minimum dataset Case reporting form (CRF) (who.int)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https://www.who.int/zh/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_CRF-2022.3

扩展后的建议2.c.iii. 在使用实时或常规聚合酶链反应等核酸扩增检测基础上,加强实验室能力(包括根据需要通过国际标本转介)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支持国内分散检测,以促进猴痘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开展相关监测。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laboratory-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c.iv. 在世界各地的现有测序能力基础上,继续加强基因组测序和国际标本转介能力(在需要时),以确定传播中的病毒分支及其进化情况,并通过可公开访问的数据库共享基因序列数据。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laboratory-2022.1

修订后的建议2.c.v. 传染期内的病例隔离。与隔离病例有关的政策应包括提供健康、心理、物质和基本支持,以保证适当的生活条件。在隔离期后期对隔离政策的任何调整都应该减轻任何残留的公共卫生风险。应向疑似或确认患者就如何在隔离期间最大限度地降低进一步猴痘传播风险提出建议,如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指导文件遮盖病灶和佩戴口罩。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不适用:2.c.vi. 已与2.c.v合并

扩展后的建议2.c.vii. 继续在与任何疑似、可能或确诊猴痘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中开展接触者追踪,包括:接触者识别(受保密措施保护)、通知管理并通过健康监测跟踪21天,这一监测可自主进行,也可在公共卫生人员协助下进行。与接触者管理有关的政策应包括提供健康、心理、物质和基本支持,以保证适当的生活条件。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扩展后的建议2.c.viii. 继续考虑有针对性地使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天花或猴痘疫苗(以下简称疫苗)对接触者进行暴露后预防,包括社区病例的家庭接触者、性接触者和其他接触者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出现问题的卫生工作者。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c.ix. 继续考虑有针对性地使用疫苗进行初级预防性(暴露前)疫苗接种,特别是对暴露风险高的个人和群体。在多国疫情中暴露风险最高的人是同性恋、双性恋或其他拥有多个伴侣的男男性行为者。其他风险人群可能包括有多个临时性伴侣的人、性工作者以及可能有暴露风险且有患更严重疾病风险的人。风险人群还可能包括有反复暴露风险的卫生工作者、从事正痘病毒研究的实验室人员以及进行猴痘诊断检测的临床实验室人员。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c.x. 继续召集国家免疫技术咨询小组会议,以就免疫政策和使用疫苗问题做出任何决定。这些决定应当参考风险-收益分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告知受种者接种疫苗后保护性免疫力开始起作用所需的时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c.xi. 继续让面临高暴露风险的群体参与有关任何疫苗推广的决策过程。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c.xii. 继续对聚集环境中任何猴痘病例或疫情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做好准备,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这包括医院、监狱、移民工人住所或其它人口密度可能较高的场所(包括境内流离失所者或难民收容机构)。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multi-country-outbreak-of-mpox--external-situation-report--13---5-january-2023

2.d.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和控制

扩展后的建议2.d.i. 建立和继续使用推荐的临床护理途径和方案,以便在可能出现与猴痘相符的临床综合征的所有临床环境中对猴痘疑似病例进行筛查、分诊、隔离、检测和临床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进行急诊或初级护理、性健康服务和皮肤科诊断服务;为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并监测这些方案的执行情况。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d.ii.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指导文件,制定并继续实施与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相关的规程,包括设计和行政控制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为卫生保健提供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并监测这些规程的执行情况。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修订后的建议2.d.iii. 继续为卫生工作者和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合卫生机构和实验室环境的适当个人防护装备,并向所有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培训。根据风险和收益评估,考虑为卫生工作者进行暴露前预防性疫苗接种。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d.iv. 继续制定、更新和实施循证的临床护理方案和无并发症的猴痘患者的管理(例如,保持病灶清洁、止痛以及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各种严重疾病表现的管理;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中长期后遗症的监测和管理,包括在需要时提供社会和心理支持。通过采取与已建立的性健康和艾滋病毒预防和护理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包括通过与民间社会组织一起的社区参与,建立猴痘病例发现和护理服务。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d.v. 继续利用世卫组织的全球猴痘临床平台,协调数据收集工作报告临床结果https://www.who.int/tools/global-clinical-platform/monkeypox

2.e.医疗对策研究

扩展后的建议2.e.i. 继续尽一切努力在临床疗效合作研究框架内使用现有或新的猴痘疫苗,利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和数据收集工具收集临床和结果数据,以迅速产生更多的效力和安全性证据,收集有关疫苗有效性的数据(例如,对一剂或两剂疫苗方案的比较),并进行疫苗有效性研究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Immunization

扩展后的建议2.e.ii. 继续尽一切努力在临床疗效合作研究框架内使用现有或新的治疗方法和抗病毒制剂治疗猴痘病例,利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法数据收集工具收集临床和结果数据,以迅速产生更多的效力和安全性证据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and-IPC-2022.1

扩展后的建议2.e.iii. 无法在合作研究框架内使用猴痘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在《监控下应急使用未注册试验用干预措施》扩大获取协议下使用,并利用统一的数据收集工具(如世卫组织猴痘全球临床平台)收集临床结果。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41745

扩展后的建议2.e.iv. 继续鼓励、支持和促进与猴痘相关工作领域的数据收集和重点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疾病传播和疾病自然病程;包括现场即时诊断检测、跨标本类型的病毒动力学和动物诊断在内的诊断和创新技术;行为洞察研究和干预措施有效性研究;卫生工作者的暴露风险以及暴露前和暴露后管理;关于猴痘在人-动物-环境交界面的人畜共患传播的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和行为风险因素,以及废水中环境监测的指征。https://www.who.int/news-room/events/detail/2022/06/02/default-calendar/who-monkeypox-research--what-are-the-knowledge-gaps-and-priority-research-questions  

2.f.国内和国际旅行

扩展后的建议2.f.i. 继续采取和实施以下措施:

  • 任何被拥有管辖权的卫生主管部门视为疑似、可能或确诊猴痘病例的个人都应避免进行任何旅行,包括国际旅行,直到他们获准这样做。应建议任何身体不适的人在旅行前就医。
  • 任何被确定为猴痘病例接触者并因此受到健康监测的个人,在健康监测期间避免进行包括国际旅行在内的任何旅行,除非接触者的出发前安排得到有关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以确保健康监测连续性,或者如果是国际旅行,则应得到两国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

任何猴痘病例或接触者以及因为需要紧急就医或逃离冲突或自然灾害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而需要旅行的人员,可以免于遵守本条款之规定。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MPX-Surveillance-2022.4

  • 被确定为猴痘病例接触者并因此受到健康监测的跨境工作人员可以继续进行日常活动,但条件是边境双方/各方拥有管辖权的卫生主管部门对健康监测进行适当协调。

扩展后的建议2.f.ii. 继续在卫生主管部门、运输主管部门、交通工具和入境口岸运营商之间建立业务渠道,以便:

  • 促进对旅行期间或返回后出现与猴痘病毒感染相符之体征和症状的人员进行国际接触者追踪
  • 入境口岸提供宣传材料,以介绍猴痘的体征和症状;感染预防和控制;以及如何在目的地就医。

除第2.f.i和第2.f.ii款明确规定的措施外,世卫组织不建议采取任何其它一般性或有针对性的国际旅行相关措施。

人畜共患传播(3):已知或疑似存在人畜间猴痘传播的缔约国,包括已知发生或过去曾经报告过人畜共患传播的缔约国、任何动物种类中记录过存在猴痘病毒的缔约国,以及可能怀疑或预计存在动物感染的缔约国,包括新近在家养宠物、牲畜或野生动物中受到影响的国家。这些建议适用于所有缔约国。

扩展后的建议3.a. 继续在联邦、国家、国家以下和/或地方各级适当建立或启动公共卫生、兽医和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之间的同一健康合作协调机制或其它机制,以了解、监测和管理自然栖息地、森林和其它野生或受管理环境、野生动物保护区、家庭和家庭周边环境、动物园、宠物店、动物收容所以及动物可能接触生活垃圾的任何环境中的动物对人以及人对动物传播的风险。

修订后的建议3.b. 继续开展详细的病例调查和研究,以描述传播模式,包括疑似或记录在案的动物对人和人对动物的传播。在所有情况下,特别是对于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的缔约国,应更新和调整病例调查表,以便收集关于人畜共患病和人际传播的所有可能暴露情况和传播方式的信息。与世卫组织分享这些调查结果,包括持续向世卫组织报告病例以及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动物病例https://www.who.int/zh/publications/i/item/WHO-MPX-Clinical_CRF-2022.3

制定和部署医疗对策(4):这些建议适用于所有缔约国,特别是包括有能力创新、开发和/或制造医疗对策的缔约国。

修订后的建议4.a. 缔约国应该追求和/或支持猴痘诊断工具、疫苗或治疗方法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技术转让,以提高供应和产量。

扩展后的建议4.b. 缔约国和制造商应与世卫组织合作,确保根据公共卫生需求、本着团结互助精神,以合理的价格向最有需要的国家提供诊断工具、疫苗、治疗药物和其它必要用品,以支持努力阻止猴痘的进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