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总干事特此转呈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12:00-17:00(欧洲中部时间)举行的关于2024年猴痘病例激增问题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报告。
世卫组织总干事同意委员会在会议期间一致表达的建议,确定2024年猴痘病例的激增继续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并据此于2025年2月27日向各缔约国发布了临时建议(可在此处查阅)。
世卫组织总干事向委员会主席、成员和顾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会议记录
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通过Zoom平台于欧洲中部时间12:00-17:00召集了《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16名成员和两名顾问的远程会议。委员会16名成员中的14名和两名顾问中的一名参加了会议。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副总干事代表总干事欢迎委员会的成员和顾问,以及代表十个受邀缔约国(布隆迪、加拿大、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泊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乌干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联合王国))向委员会陈述意见的政府官员。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在开幕辞中回顾,2024年8月14日,猴痘病例激增被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指出,在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的三年当中,世卫组织所有六个区域有130个国家和领土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近13万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包括280多例死亡,而且,这些国家和领土中有7个是自2024年11月22日委员会上一次会议以来首次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占全球报告的病例总数的61%和死亡总数的72%,该区域的一些缔约国仍在经历持续的社区传播。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强调,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流行病学状况仍然不稳定。尽管在应急协调、监测、实验室诊断、增强社区权能、进一步公平提供医疗对策和工具等应对工作的若干方面看到了一些改善,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重大挑战,包括:(a)刚果民主共和国因冲突升级导致地缘政治不稳定,影响到猴痘应对行动,致使行动暂停、工作人员转移地点以及难以达及受影响人群;(b)同时发生的其他突发卫生事件也需要缔约国和合作伙伴做出应对(例如乌干达的苏丹病毒病疫情);以及(c)在外国援助减少的大背景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暂停资助带来了不确定性。迄今为止,全球支持猴痘应对工作的资金中三分之一由美国承诺提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缔约国、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继续坚持和扩大猴痘应对工作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法律顾问办公室的代表随后向成员和顾问简要介绍了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责,并明确了《国际卫生条例》相关条款规定的委员会的任务。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操守司道德操守官向成员和顾问概述了世卫组织的利益申报程序。委员会成员和顾问获悉他们有责任及时向世卫组织披露任何可能引起预计或实际利益冲突的个人、专业、财务、学术或商业利益。此外,还提醒他们有责任对会议讨论和委员会的工作保密。对每名成员和顾问都进行了调查,未发现任何利益冲突。
之后会议交由主席主持。主席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即:就该事件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意见,如果是,则就可能的拟议临时建议提出意见。
向受邀提出意见的缔约国代表开放的会议
世卫组织秘书处概述了猴痘的全球流行病学状况,包括所有正在传播的猴痘病毒分支。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以外,向世卫组织报告的猴痘病例与猴痘病毒IIb分支的传播有关,最近几个月报告的病例数有所下降。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存在多个猴痘病毒分支的传播,而驱使每月报告的病例数继续增加的是猴痘病毒Ib分支的传播。自委员会上次于2024年11月22日举行会议以来,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以外的另外八个国家发现了与旅行有关的确诊猴痘病毒Ib分支感染病例。
世卫组织秘书处随后重点介绍了自2024年1月以来报告猴痘病毒Ib分支病例最多的三个国家的情况,即刚果民主共和国(超过15000例,其中包括猴痘病毒Ia分支流行地区的病例);布隆迪(超过3000例,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每周报告的病例数持续下降,且病例的地理分布转向行政首都基特加);和乌干达(近3000例,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首都坎帕拉及其周边地区病例呈指数增长)。尽管猴痘病例的病例定义发生了变化,并且由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省份的冲突等原因,监测的覆盖范围不均衡,以及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给数据解读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每周报告的猴痘病例数量趋于平稳,且全国各省病例的地理分布与委员会上次会议介绍的情况非常相似。数学建模工作表明,自刚果民主共和国于2024年8月中旬确定发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的某些卫生区以及正在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的首都金沙萨的一些卫生区的传播率有所下降。
猴痘病毒的Ia分支和Ib分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北基伍省、南基伍省和金沙萨省以及布隆迪和乌干达的传播似乎从成年人开始,包括通过涉及商业性性工作者及其客户的性网络传播,对20-39岁年龄组的影响尤为严重。随后,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更多年龄组受到了影响,说明存在通过密切接触(包括家庭内接触)进行的社区传播,而在首都金沙萨,传播仍局限于成年人群。在布隆迪和乌干达,猴痘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双峰模式,年轻成人和幼儿中的发病率高。这种模式反映了持续的性传播和家庭环境中的密切接触传播。布隆迪幼儿(0-9岁年龄组)中的病例比例异常高,这可能归因于医疗卫生机构内发生的传播。
除上述三个国家外,在肯尼亚、卢旺达和赞比亚也观察到猴痘病毒Ib分支的社区传播,同时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的国家(安哥拉、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的病例正在调查中)和世卫组织其余五个区域的14个国家都报告了与旅行有关的输入性病例。大多数与旅行有关的输入性病例为男性,在输入国发生有限二次传播的情况下,少数儿童通过家庭接触遭受感染,包括一例儿童之间的传播。这5例输入性病例仅有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旅行史,可能表明该国存在更广泛的猴痘传播。
死亡率与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猴痘病毒的不同分支有关,尽管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有限,但大多数死亡病例(1345例)归因于Ia分支,平均病死率为2.5%-3%,而1岁以下儿童病死率最高(4%-5%)。与Ib分支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依然很低,约为0.2%,与IIb分支的病死率相似,记录的死亡病例与特定风险因素相关,如未得到控制的艾滋病毒感染和其他合并症。
世卫组织秘书处还指出,自2024年8月中旬确定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西非国家报告的猴痘病例有所增加,包括塞拉利昂报告了首例由猴痘病毒IIa分支引起的猴痘病例。
世卫组织秘书处介绍了按猴痘病毒不同分支评估的风险,并进一步说明了在特定分支发生传播时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具体如下:Ib分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其邻国具有高度公共卫生风险;Ia分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具有中度公共卫生风险;II分支——在尼日利亚以及猴痘流行的西非和中非国家具有中度公共卫生风险;IIb分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中度公共卫生风险。
世卫组织秘书处随后提供了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与缔约国和合作伙伴共同采取的应对行动的最新情况。除了世卫组织副总干事提供的概述之外,世卫组织秘书处还在流行病学概述中详细介绍了进展和挑战,重点关注下述应对措施的各个方面。
世卫组织秘书处以行动审查为依据并利用世卫组织、缔约国和合作伙伴的比较优势,重新调整了对应急行动的协调工作,优先考虑灵活、敏捷和注重交付的应对措施。然而,尽管加强了分散的实地行动,但这种转变需要时间,特别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特定环境中以及在地缘政治伙伴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业务分散化继续强调加强实验室诊断支持,增加对标准和指导的传播以提供安全的临床护理,并赋予社区权能,使其能加大力度保护自己免受与猴痘有关的风险。
此外,通过获取和分配机制,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继续开展协调和多方面的努力,优先确保以公平方式获取和推广猴痘疫苗。
随着世卫组织《猴痘全球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的初始时间框架即将结束,考虑到其概述的应对战略仍然适用,世卫组织秘书处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宣布该计划的延期决定。
2024年9月,世卫组织秘书处发出一项呼吁,旨在为支持猴痘应对工作筹集8740万美元(世卫组织呼吁:2024年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本次会议时已筹集到6550万美元。来自美国的捐款占所筹资金的33%,其中750万美元因美国资金冻结,目前无法使用。作为延长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的一部分,世卫组织秘书处正在审查可用资源,以满足重点需求,并缩小未来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缺口。虽然上述资金冻结将主要影响在布隆迪,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和卢旺达的业务,但预计2025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将面临更广泛的挑战。鉴于上述不断变化的流行病学状况和挑战,整个2025年可预测和灵活资金的减少将危及猴痘应对工作迄今取得的进展。
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乌干达的代表向委员会提供了最新信息,说明各自国家的猴痘流行病学状况以及当前的控制和应对工作、需求和挑战,包括与美国资金冻结有关的需求和挑战。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乌干达在各自的应对计划中考虑了猴痘疫苗的使用。在布隆迪,经过行动审查之后,正在猴痘高发地区加强基于社区的干预措施,包括风险沟通和提高认识。
随后,委员会成员和顾问与来自缔约国和世卫组织秘书处的发言人以及受邀在会议前向委员会提交书面发言的缔约国代表(加拿大、中国、尼泊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联合王国)围绕以下问题和挑战进行了问答。
资金——委员会重申了努力调动国内财政资源以支持猴痘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表示各自政府已为应对工作分配了资金,并详细说明了所支持的具体活动。刚果民主共和国表示,目前美国资金的冻结正在影响临床标本和实验室诊断工具的运输,导致检测率下降,政府正在与其他伙伴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世卫组织秘书处补充说,正在与非传统捐助方探讨其他资金来源。
猴痘病例的年龄分布——世卫秘书处表示,(a)正在进行研究以便按年龄组和接触类型确定续发率;(b)至少在布隆迪,没有证据表明在儿童聚集的环境中发生大规模疫情,因此没有证据支持存在儿童间传播;以及(c)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仍不清楚在家庭环境之外向儿童传播的程度。
疫苗接种对传播的影响——刚果民主共和国指出,目前尚无信息表明使用现有数量有限的猴痘疫苗能否有效阻断猴痘传播。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指出,由于不安全局势和实验室检测率下降,报告的猴痘病例数量的任何明显下降都可能是假象,应谨慎解读。世卫组织秘书处强调,由于猴痘是一种相对轻微的疾病,漏报率目前未知,猴痘监测数据的趋势对于监测情况的演变至关重要。关于在金沙萨检测到的新的猴痘病毒Ia分支谱系,世卫组织秘书处指出,该毒株与Ib分支相似,具有更强的人际传播潜力。
乌干达——乌干达详细阐述了猴痘传播动态从低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的转变。猴痘病毒Ib分支的初始传播始于长途卡车司机,继而在渔业社区继续传播,然后在首都坎帕拉的性交易网络中传播。现在更多富裕人群受到影响,这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都构成了公共卫生风险。因此,猴痘疫苗被重点用于坎帕拉的性工作者。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表示,在猴痘应对工作中,人类卫生和动物卫生部门正在密切合作,尽管开展了多项研究,但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对人间猴痘疫情的持续存在具有影响。拥有2亿人口的尼日利亚表示,国家已针对卫生保健工作者、女性性工作者和男男性行为者使用了2万剂猴痘疫苗。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鉴于五例与旅行有关的输入性猴痘病毒Ib分支感染病例只有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旅行史,该国代表(a)指出,《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已向世卫组织报告了首例猴痘病毒Ib分支感染病例;(b)简要介绍了现有的监测、实验室诊断、病例管理和风险沟通方法;(c)表示猴痘疫苗可供卫生保健工作者使用,并作为暴露后措施;(d)提及该国正在双边基础上支持一些非洲国家的应对工作。
联合王国——联合王国(a)阐述了与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猴痘病例的检测、调查以及临床和公共卫生管理情况;同时(b)强调已系统地向输入性病例的来源国通报了相关情况。
审议会议
在向受邀缔约国开放的会议之后,委员会再次召开非公开会议,审查与该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问题,如果是,则审议世卫组织秘书处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起草的临时建议。
主席提醒委员会成员注意其任务授权,并回顾了《国际卫生条例》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一种“不同寻常的事件,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委员会一致认为,猴痘病例持续激增仍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应向总干事提出相应建议。
委员会这一意见所依据的首要考虑因素是:(a)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省份和首都(即该缔约国猴痘病毒Ib分支疫情的中心)的局势不安全,阻碍了猴痘的实地应对行动,并有可能演变成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应对行动;(b)美国冻结了对特定猴痘应对活动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援助干预措施的资助;和(c)继续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内外的缔约国发现与旅行有关的输入性猴痘病例。
鉴此,委员会认为:
该事件“不同寻常”,因为(a)在衡量猴痘病毒Ib分支疫情的实际规模和趋势方面,特别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挑战持续存在,甚至日益严重,致使难以评估在控制猴痘传播方面可能取得的进展和调整应对措施。委员会的解读是,总体而言,流行病学状况与2024年11月观察到的情况相似,令人担忧;(b)猴痘病毒Ib分支的传播动态不断演变,导致受影响年龄组发生变化,因此对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干预措施构成挑战;(c)在持续的社区传播背景下,猴痘病毒的不同分支发生共同传播并存在突变风险;以及(d)由于粮食不安全和因援助冻结而中断了艾滋病相关护理服务,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发生变化。
该事件“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因为(a)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和世卫组织所有其他五个区域,发现了与旅行有关的输入性猴痘病毒 Ib分支感染病例的缔约国数量翻了一番;(b)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省份的难民可能涌入邻国。
该事件“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因为需要(a)在美国冻结资金后,调动并最佳使用资金和其他资源,以便在中期内维持应对工作所需的水平;和(b)继续促进和增加公平获得猴痘疫苗和诊断工具的机会。
委员会随后审议了世卫组织秘书处提出的临时建议草案。
考虑到世卫组织总干事可能确定该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委员会在会前收到了一套拟议的经修订临时建议。这反映了关于延续2024年11月27日发布的大部分临时建议的提议。委员会表示将进一步审议这些建议,以期尽快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其相关意见。这样,如果世卫组织总干事确定该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可立即发布相关通知,并提出一套可能得到修订的临时建议。
委员会同意在2025年3月3日开始的一周内完成其第三次会议报告的定稿。
结论
考虑到全球地缘政治的发展、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道主义局势,以及为支持应对工作确保可持续资金方面可预见的各种方案和机会,委员会重申了其对猴痘病毒在非洲内外持续传播的关切。委员会认为,世卫组织总干事确定猴痘病例激增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必要的。然而,委员会告诫说,长期将一事件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这可能会削弱此类决定所固有的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功能,并降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促进国内和国际应对未来事件方面的作用。为此,委员会重申,需要详细阐述与界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项标准有关的考虑因素,这将使委员会今后就终止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时有据可循。
世卫组织总部的猴痘事件管理人代表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向委员会官员、成员和顾问表示感谢,并宣布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