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lu happens every year, worldwide. All of us might be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the flu. Therefore, we asked children from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to draw the symptoms of the flu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hich they know. This Spotlight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drawings of children aged 5-15 years from Australia,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enmark, Latvia, Switzerland and Tajikistan.
流感每年都会到处流行,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我们请世界各地的儿童通过图画来表现这一聚焦点。这些图画出自澳大利亚、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丹麦、萨尔瓦多、法国、拉脱维亚、瑞士和塔吉克斯坦的5-15岁儿童之手。
流感: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8年9月,从迪拜飞往纽约的100名乘客因呼吸道症状而病倒,卫生官员担心他们可能携带一种名为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因此对飞机进行了隔离,直到可以完成进一步的健康检查。检测表明,有若干人呈流感病毒阳性。当人们密切接触或在机场和飞机等封闭空间内持续共处数小时,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播。
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总认为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头痛、流鼻涕、咳嗽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可能会使人们将其与重感冒混淆。然而,季节性流感每年导致多达65万人死亡。这就是流感疫苗接种如此重要的原因,特别是为了保护幼儿、老年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脆弱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流感”是季节性流感,因为它在世界温带地区每年两次(北半球冬季一次,南半球冬季一次)最冷的季节出现,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流行。
流感病毒不断变异,基本上是不断改变其表象,以避开我们的免疫系统。当一种新病毒出现时,很容易使人感染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大多数人没有免疫力,这样就会形成大流行性疾病。
“肯定会出现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另一次大流行。但是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疫情,将会是哪种病毒株,病情会有多严重”,世卫组织全球流感规划主管张文庆博士说。“这种不确定性使流感非常不同于许多其它病原体”,她说。
2018年是现代历史上最具灾难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即1918年通俗地称为“西班牙流感”的流感大流行)发生一百周年。这份“聚焦点”重点介绍我们可以从以前的流感大流行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我们有多大把握应对下一次流感大流行,以及关于季节性流感的工作如何能够提高大流行防范能力。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

勤洗手

多喝水,多休息

如果你的免疫系统很脆弱,你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

不要服用抗生素——该药不能对抗感冒或流感病毒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即使你得了流感,症状也会较温和

避免接触生病的人

尽量不要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细菌最有可能通过这种途经进入身体

如果与生病的人合用一个住所,务必清洁和消毒家具和各种物品的表面

勤洗手

1918年流感大流行
1918年流感大流行袭击的强度和速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感染了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一(约5亿人)。到两年后流感大流行消退时,估计有超过5000万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死亡人数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后者大约为1700万人。
1918年的大流行实际上与西班牙没有多大关系。虽然该病已经在法国和美国造成了很高的死亡率,但由于战时的消息封锁,所以并没有公布这些国家的疫情。法国医生甚至在提及该病时采用代码,称之为“maladie onze”,意思是“疾病11”。当该病在战争期间中立的西班牙出现时,该国没有封锁消息的限制,因此首次公开报告了流感大流行。于是就有了“西班牙流感”。
一种独特的疾病
病原体无视国界、社会阶层、经济地位或甚至年龄。
虽然流感在年幼或老年人中通常更加致命,但作为一个例子,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在20至40岁的男性中异常致命。
流行病会扰乱经济和社会功能,如在学校、工作和其它群众集会场所。流感大流行也可能对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整体运作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需要大量消耗资源和依赖卫生工作者。
正如许多其它疾病一样,流感大流行对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社区的影响最大。
《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类似1918年的疾病大流行对现代世界的潜在影响,发现“最不能负担大流行防范费用的国家和地区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然而,当今的世界与100年前截然不同。
与遭受1918年流感大流行影响的世界不同,我们现在拥有抗病毒药物、疫苗、诊断测试法和现代监测技术。其中许多进展是由世卫组织与其它机构以及国家和区域机构密切合作牵头的。我们也从20世纪和21世纪后来的疾病大流行中吸取了教训。
正如这份“聚焦点”将展示的那样,我们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来对抗流感大流行。其中包括开发了全球流感监测系统以持续监测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演变,商定了前所未有的协议以确保共享流感病毒和数据并同时加强全球防范能力,努力不断提高季节性流感疫苗和强大的抗病毒新药的有效性。
然而,对于下一次流感大流行,未来仍然存在挑战,特别是要确保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的最佳全球合作,并确定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得疫苗、治疗和诊断的机制。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减轻疾病的影响,拯救生命,降低经济和社会费用。但各国应继续努力做好防范工作,并应整合创新的救命干预措施”,世卫组织传染性危害管理司Sylvie Briand博士说。
可预测的不可预测性
地图:2009年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

2009年甲型H1N1“猪流感”大流行始于墨西哥,在原本健康的成年人中引发了严重的病情,并迅速蔓延到214个国家和海外领地或社区。据认为,有10.5万至39.5万人死亡。即便如此,世界还是相对幸运的:疫情比一些季节性流行病更为温和,后者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会多一倍。
世卫组织召集的一个国际委员会审查了对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反应,并发现“世界还没有准备好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或任何类似的全球持续、威胁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该委员会呼吁不仅要加强核心公共卫生能力,而且要加强研究,采用多部门方法,强化卫生保健服务系统,推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改善健康状况。
使世界有准备应对下一次流感大流行
1947年,也就是世卫组织《组织法》生效的前一年,联合国的世卫组织临时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全球流感规划,以追踪病毒的变化。因此,在不同国家之间共享病毒和数据以获得最新疫苗成为抗击季节性流感和大流行性流感的核心工具之一。
1952年,世卫组织启动了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在全球拥有26个合作实验室。今天,这个已有66年历史的网络重新命名为全球流感监测和应对系统(GISRS),由114个国家的153个机构组成。
该系统持续监测引起人间季节性疫情的流感病毒、人畜共患病疫情和潜在的流感大流行,并针对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流感季节每年做出两次疫苗选择决定。拥有国家流感中心的国家共享病毒样本和数据,以支持这种持续的监测工作。
“GISRS是抗击流感的第一线。它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例子之一”,张博士说。“信心、信任和分享以及会员国的承诺,对大流行的防范至关重要。”
“鉴于我们目前的技术和知识,大流行性流感是我们无法阻止或消除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处理流感大流行的大部分工作必须是在疫情发生时开展的,以便对健康和社会产生影响”,张博士说。“季节性流感疫情为防范下一次大流行提供了真正的机会。要在现在和将来取得最佳结果,有三个关键因素:病毒和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质量、研究和创新以及全球协调。为了应对大流行性流感,世界必须团结一致”,她说。
每个星期,各国都会通过一个名为FluNet的系统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发现的流感病例。另一个系统FluID对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世卫组织还在开发一种评估工具,为大流行性流感严重程度提供基线,以便在出现新病毒株时,有一个测量仪可以比较病毒的毒性。
“流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不断变化。因此,就季节性病毒而言,病毒不断发展和变化,并规避现有疫苗保护人群的能力”,世卫组织美国亚特兰大流感监测、流行病学和控制合作中心主任Jacqueline Katz博士说。“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要在发现可能导致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方面处于领先低位。”
大流行防范
2004年再次出现具有大流行潜力和毒力很强的流感病毒,引发了全球关于发展中国家获得大流行性流感疫苗的讨论。一些大量发生人类感染的国家表示的担忧是,它们与GISRS共享病毒样本,但又知道如果发生流感大流行,它们可能无法获得使用来自这些样本的信息和材料制作的疫苗。
为加强共享可能引起人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并增加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和其它至关重要的大流行应对物资的机会,世卫组织的194个会员国在2011年制定了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该框架将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在发生流感大流行时获得疫苗、抗病毒药和诊断方法。
该协议的两个主要好处是:首先,从GISRS接收疫苗病毒的疫苗生产商必须承诺向世卫组织提供其未来大流行疫苗产量的10%左右,以便在发生下一次流感大流行时可以将其分发给有需要的国家。其次,使用GISRS的流感产品生产商应每年向世卫组织捐献2800万美元,然后世卫组织将用这些资金来加强各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我们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了吗?
然而,在大流行期间研制和分发疫苗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与遏制季节性流感所需措施相同的非药物措施将至关重要。其中一些措施是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生病时待在家里以及勤洗手。
各组织也可以采取措施,例如实施政策,对可能容易传播病毒的集会进行限制;世卫组织目前正在制定关于此类措施的指导。这些新指南将借鉴1918年和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证据和经验。然而,即使有最好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有些人仍会感染流感。对于患有严重流感的人,已有治疗该病的有效抗病毒药物。
今天,不足一半的国家具备国家流感大流行防范计划,而且其中很少有国家已更新其计划以便考虑从2009年吸取的经验教训。毫不奇怪,正在努力加强本国初级卫生保健系统的低收入国家往往缺乏制定和实施大流行防范计划的资源或行动空间。
流感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因此预防、防范和应对方面的工作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以跟上这些变化。
世卫组织和各伙伴正在制定今年将推出的经更新的《全球流感战略》。这将支持各国发展季节性流感预防和控制能力。国家做出的这些努力将转而为应对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创建更充分的全球防范能力。该战略侧重于三个优先事项,即加强大流行防范,扩大季节性流感的防控,以及开展研究与创新。研究和创新包括改进流感暴发的建模和预测,以及研制新疫苗,包括可能对所有流感病毒株有效的通用流感疫苗。
有效的大流行应对措施的核心是一个强大、资源充足的卫生系统。其中包括训练有素和有偿的卫生工作者;有效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体系;优质的快速诊断实验室服务;获得包括疫苗在内的医疗产品;用于跟踪和报告疾病病例的可靠系统。
“在改善国际协调以及调动充足和可持续资源用于开展防范和研究以开发更好的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诊断方法方面,我们仍然面临挑战”,Briand博士说。“最重要的是,需要向所有国家,特别是资源最欠缺的社区,提供这些应对措施,因为它们将是下一次流感大流行中最脆弱的群体。”
以上部分内容首次出现于《大流行性流感:一种不断变化的挑战》-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