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卡的故事
杰西卡,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和作家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专注于女性的生殖和孕产心理健康长达十多年。直到这次我在怀孕16周的时候亲身经历了流产,我才真正体会到多年来我的患者们所说的那种痛苦和被悲伤笼罩的感觉。
流产后,我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大多数女性在妊娠丢失后感到羞愧、自责和内疚。患者们来我这里接受心理治疗时也谈到了这些感受,但在我自己经历过这种巨大的丧失后,我变得愤怒起来:当科学明确地指出妊娠丢失不是女性自己的过错时,为什么她们会感到如此孤独、孤立和对自己不满呢?
我创建了@IHadAMiscarriage这个Instagram账号,在这里,女性可以讲述她们自己的妊娠丢失经历及之后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社群,过上正常的生活。我想创造出在我流产后我希望留存于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我们需要一个框架来哀悼和纪念我们自己和我们失去的胎儿。在从过时的沉默走向开放文化的过程中,陈述我们的经历是相当重要的。我想让女性感觉到,而不仅仅是在理智上知道,她们并不孤单,失去胎儿绝对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我们知道在失去父母或祖父母后该做些什么,不论是寄卡片,参加葬礼,还是提供支持。但在失去一个想象中的家庭成员时,我们没有任何有形的东西可以求助。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没有标准化的仪式来纪念这些损失,所以我们感到茫然。我们变得麻木,我们变得内向,我们常常觉得孤独。
社会是如此关注“大团圆结局”,以至于一旦一个健康的婴儿到来,其他人往往会尽量看淡损失,或将其遗忘。这种经历会让曾经失去胎儿的女性和她的家庭在度过孕产期的过程中感到更加孤立和与社区的疏离。悲伤没有时间限制。一个健康的婴儿不能代替或消除我们的损失。但文化倾向于关注“光明的一面”(活产),而不是同时承认痛苦。